首页  >  民藏访谈

潘鲁生:到民间去,无限风光在乡村

发布时间:2023-05-19 13:43:3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俊康

中国网北京1月5日讯“现代工业文明进程太快,带来的很多思考,还没有想明白,这东西就没了。那如何把这些东西留下来、存得住、发扬光大呢?我想,知识分子是有情怀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近期在接受中国网独家专访时如是说。

2021年12月底,“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500余件(套)精美展品,分为民艺藏品捐赠、民艺元素创作、民间文艺研究三个部分,集中呈现了潘鲁生四十年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的成果。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2月26日,观众实名预约入馆后可免费参观。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中国网:“到民间去”的缘起是什么?

潘鲁生:上世纪初,一批知识分子特别是北大师生提出来这个概念,他们呼吁到民间去保护、收集、整理老百姓的文化,之后又不断有知识分子投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大量文艺家深入人民群众,走进乡村田野,汲取民间文化艺术的养分,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当时叫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又号召大家“到民间去”,广大文艺工作者开展田野采风,搜集各民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创作的不少作品写入了我国的文学史和文化史;2003年,冯骥才主席带领我们民协团队走进山西后沟,启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又一次提出“到民间去”;新时代,我们这批民间文艺工作者又承接着两大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和中国民间工艺集成,等于再次响应和实践着“到民间去”的理念。

中国网:“到民间去”,不同时期,要求和任务也不同。能否简要梳理下?

潘鲁生:其实百年来,如果在某个历史时期,没有广大知识分子、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呼吁、参与、践行,民间的东西说没就没了。这就是文化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

过去保护意识比较强,“到民间去”是抢救,后来是保护、传承,再后来是保护、传承与研究,现在就成了保护、传承、研究、传播与推广。每个历史时期,它的历史任务是不一样的。

中国网:“到民间去”,您在这条路上走了多少年?

潘鲁生:可以这样说,百年之路中,我是有四十年参与“到民间去”这样的大队伍。最深的感触是民间文化消逝得太快了。现代工业文明进程太快,带来的很多思考,还没有想明白,这东西就没了。那如何把这些东西留下来、存得住、发扬光大呢?我想,知识分子是有情怀的。留住这样一种活态文化,其实就是保存好祖先给我们的珍贵文化资源。

中国网:这种情况是否得到改善?

潘鲁生:比较欣慰的是,近些年尤其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我们寻找中华文化的根脉,我们有自信心了。比如中小学教材等很多方面都开始关注民族民间文化。这样的辨识度越来越高,中华文化的符号性越来越强,感觉今后就不需要我们呼吁了。

民众已经从过去的呼吁、抢救到现在一种文化的自觉,这个太重要了。

中国网:“到民间去”,当下艺术家们具体该如何实践呢?

潘鲁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传统对接当代

到民间去不是目的,是把文化资源整合好,让它再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这离不开设计转换。

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就提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就是民间工艺。过去,老百姓的手艺可能是自己用,后来是家庭用,再后来就进入社会。现在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表明对它的文化认同度越来越高,很多人倾向于用原汁原味的东西。此时,民间工艺就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这就需要设计的转换。设计师和民间艺人通过合作,来共同开辟一个新市场。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的民间工艺品就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因为其低碳、环保、可持续,又有手工劳作。现在这些东西开始由外贸转入内销。我们当下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用品呢?就是与民间文化有关的。如果这样的产业发展好,那就为乡村振兴打开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真正让老百姓通过自己的手艺、文化,创造出自己的财富。另外,把资源回馈民间,再去服务社会,这还需要民间艺人、知识分子、企业、商业推广比如电商等各种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兼顾民族性和世界性

“到民间去”有个重要任务,就是采集文化标本,这种标本既带有民族性,又带有国际性。比如安塞的剪纸、户县的农民画、浙江的竹编、山东的柳编……如何把这样的文化资源和国际社会进行交流,用民间符号、民间元素讲好中国的文化故事,是个大课题。

三、充分发挥互动性、参与性和公共性

民间艺术都是和节令、祭祀文化等密切相关的。如果没有节日,没有生活场景,没有家庭团圆,这个艺术可能就不存在了,所以它的互动性、参与性、公共性非常强。

现在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公共艺术在乡村社区的落地生根,一定要把民间文化资源用好,而不是参照别人什么形式。只有将民间生活习惯和当代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门艺术才会不断发展下去。

中国网:能否说乡村是未来我们的精神归宿与家园?

潘鲁生:我一直有个观点——“无限风光在乡村”。在城镇化进程中,我们并不是抛弃乡村,而是要更好发展乡村,且一定关照到乡村的文化建设。这其中,一个是精神世界的构建,一个是道德高地的打造,再有是生活方式的改变,包含公共卫生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等。

乡村,在大的社会构成中,我认为它不可或缺。像法国城镇化一百多年,但大家还能看到巴比松画派诸多美好的风景画,正是因为它保护了乡村这块净土。

乡村的文化积累需保护,中华传统风俗习惯需保护,更重要的,是培养出咱们对乡村文化的一种自觉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