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藏访谈
艺术家刘巨德:寻美的苦行者吴冠中
艺术大师创造独特艺术的秘密,就在于创造某种形式美的抽象关系,不断超越素材。
美学家彭立勋:以中国智慧破解“审美之谜”
在多年进行审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彭立勋一直在思考审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他倡导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审美学,努力推动审美经验研究的学科化、时代化、中国化。
考古学家孙机:如何通过文物实证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
孙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物专家、考古学家。他认为,博物馆是文物的殿堂,而文物是人类文化成就物化的见证。古代物质文化是中国人的骄傲,折射着中国的基本国情,反映着中国人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内涵。孙机先生在许多场合呼吁让更多文物从历史中“醒来”。
学者王石:中外民间交流何以是“打开气孔”?
面对差异,面对文化选择,应当有充分的估计与持久的耐心。民间交流往往规模不大,时效亦短,每次仅只“一点一闪”的交流,但持续不断开展下去,就会打开无数个气孔,无数扇门窗。民相亲,才是终极价值。
清华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读懂北京中轴线可更好地了解中国
书法家苏士澍: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
汉字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艺术瑰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门类的创作,而且是与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密切相关的大事。
北京祥体育博物馆馆长李祥:收藏体育史
搭起这座体育文物“大仓库”的人叫李祥。自上世纪90年代初迷上体育收藏以来,过去30多年的大部分时光里,李祥都在和各种体育文物打交道,包括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的那枚形似暖瓶瓶塞的陀螺。
沪上侨界收藏家汪星侣:快乐收藏,心怀敬畏
收藏文物数十年,汪星侣始终认为,“收藏是快乐的,更要快乐收藏。”尽管他也会遭遇“假古董”,“就好像吃到苍蝇似的,但也鞭策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