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31日讯(记者 葛蕾) 随着1月28日《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正式公布实施,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三驾马车”:申遗文本、《规划》、《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如今均已完备,北京中轴线申遗进入冲刺阶段。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负责人,清华大学教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参与了北京中轴线申遗的全过程。他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说,通过北京中轴线,可以看到中国人心目中理想城市的面貌。在中国人的心中,城市不仅是住人与商业活动的地方,更多的是“秩序”的体现,是“天下”的一部分。而北京中轴线正是能够很好地表达中华文明很多精神特质与追求的物质见证。
吕舟认为,中国几千年来城市发展、文明发展的过程,在封建制度最后的成熟时期落到了北京,所有的审美、观念、城市建设的经验叠加在一起就是北京,而北京中轴线就是北京的浓缩。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记录下来的周代的都城格局“面朝后市,左祖右社”在元大都当中体现出来,这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而北京中轴线恰是最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