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介绍

红山女祖神像:羊骷髅和女性之美

发布时间:2023-07-02 11:00:00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杨俊康

【编者按】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收藏者们已经由单纯的“收藏”转变为“研究”。他们个人的习得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察视角。本栏目致力于记录这些民间收藏者的故事,展示他们如何通过收藏品进入文化探索的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读者了解到,收藏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感悟。希望这个栏目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中国民间收藏业态的关注。同时,我们也郑重提醒,栏目文章仅作为民间收藏爱好者的内容呈现,藏品真赝请读者自辨。

红山女祖神像

——羊骷髅和女性之美

陈逸民 陈莺


在红山文化遗留的玉器中,人形器是最为珍贵最为稀少最有学术价值的玉器,它使文字没有记载的红山文化,以极为鲜活极为生动极具特色的形象再现在现代人类面前,让我们顶礼膜拜。

这类玉器,以晶莹的玉质非凡的形象和富于创造力的工艺让红山玉器的美感达到了一个无与伦比的高度,这种美感所隐喻的红山先民对自然对生存的真实渴望,真正达到了尼采所认为的:“美是生命力的自我肯定,是强烈欲求之所系。”

这里介绍的一件红山文化玉雕女祖神像,是红山文化时期还处于母系社会的产物。人类用最珍贵的黄玉来雕琢心中神圣而又伟大的女神!

黄玉是最为珍贵的玉料,在已经发现的红山玉器中,以黄玉制作的玉器比较少见,因为自然界存在的黄玉本身较为稀少,因此能够以黄玉制作的玉器,在原始社会一定是部落的重大需要重大题材和重大活动时才能用黄玉制作的玉器来展示和威慑。黄色的玉,其本身就带来一种金光闪闪的美感,是号令部落民众最权威的色彩。

而女神的形象之美,令人叹为观止!

是件女祖神像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为一个羊首骷髅,硕大的双角两边弯曲,角尖上翘,和羊首下巴一起构成三点支撑,置在女神的额上;而女神裸体,呈下蹭状,双手高举,托住羊首。羊首骷髅和女神两部分上下比例恰好成黄金分割,即羊首的高度约为整件玉器高度的0.618,从视觉效果来看,黄金分割引起的美感是最适宜最舒服的,这是一个最具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可见即使在原始社会,在长期的玉器雕刻中,先民们已经潜意识地掌握了这种比例,从而创作出令部落所有人,从上层的酋长和巫师,到一般民众,都对这种比例产生的美感,养成敬畏和顶礼膜拜。而玉器制作者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这件玉器的沁色之美,也是巧夺天工。玉器两侧,从上而下的羊角、双手、两膝和双足,都被沁成褐色,这样的褐色和其所处的部位,犹如披上一件威猛的战袍,给骷髅和女神带来的一种窒息的感觉,至所以说“披”,因为人体和羊首基本没有受沁,而女神的背部基本受沁,正面中间保持着原本的黄色,犹如披上一件褐色的战袍。这样的褐色,使得女神裸体的黄色散发出一种滋润和诱惑的气息。两种气息交相辉映,所产生的美感足以让部落民众神魂颠倒,被其所惑被其控制。

创作出这样一件无与伦比的史前杰作,究竟能阅读出什么奥秘呢?史前社会的人类想通过这件玉雕传递什么信息呢?

在上个世纪,人类学家在非洲、美洲和东南亚地区发现了不少尚存的原始部落,通过野外考察和他们的接触甚至长期的共同生活,对这些原始部落的文明程度,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图腾崇拜、宗教信仰以及生老病死的整个过程的祭祀和仪式,都完成了详尽的收集和整理,写出了一部又一部煌煌巨著,这种从实践到理论的升华,使现代人类对原始社会的社会结构、文明进化和宗教祭祀的规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借助这种认识,对我们阅读和理解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件红山文化女祖神像有莫大的帮助。

为什么在女神的头上顶着一个羊首骷髅,是因为这是个狩猎野羊并将其豢养的部落,慢慢地羊成了这个部落的图腾。

而又是什么原因,他们把羊首骷髅雕刻得如此精细如此真实?

其实,这是一种带着神兽游行的习俗。弗雷泽在研究吉利亚克人的习俗后认为“带着神圣的动物挨家挨户地走访以便所有人家都能分享一份神的福佑。这种神灵与神灵交流的形式,在吉利亚克人杀死一头熊之前带着熊游行全村的习俗中,得到充分的例证。”弗雷泽还对蛇族的类似行为作了分析,这种带着神圣动物游行的行为在原始部落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可以认为,红山文化时期的羊首骷髅女神就是这种行为的红山式注解。把羊首雕刻在女神头上,完全是要把羊这种神圣动物的福佑带到整个部落,这种随时和女神融合一体的雕像,就是把福佑到处散布的最便利最成功的方法。

羊首骷髅下的女神,其面容根本谈不上姣好,反而有一种令人讨厌和可怖的感觉。但其女性的第一性特征乳房却硕大而又圆润,“女人的乳房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在这件女神玉雕中,显得硕大和突出,它不仅十分写实地表达了女性乳房的审美外形,它是丰满坚实的圆形!这种丰满和坚实又是乳汁和哺育能力的隐喻,仅仅从这件玉雕的乳房就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部落繁衍的追求和渴望。

这件女祖神像,还对女性的特征做了直露的雕琢,充分体现了红山先民的审美情感。“精力旺盛,充满活力、有力、身段匀称、光滑而颜色适宜但又不过分黑的皮肤,是土著人眼中的肉体美的基本标准。”“女人的乳房是至关重要的”,“性感在小腹的下部”,这虽然是马林诺夫斯基对非洲土著部落研究的结果,但这种审美的标准同样也是红山文化时期原始先民的审美准则。把这种审美标准实体化的就是这样一件无与伦比的女祖神像。

理解这种原始人类的本能,就能对红山文化一种出现频繁的玉器得到很好的阐述,这就是红山文化中最为常见的玉器-双联璧。

图5也许是最原始的双联璧。许多学者都认为双联璧是女性子宫的物化形态。也许,把双联璧称之为“生命之门”似乎更为贴切更为真实。正因为要探究生命的真实,红山先民才如此费劲地塑造这种令现代人类不得其解的玉器。

红山文化玉器,从最初的人体具象的写实,逐步演变成抽象化和符号化的玉双联璧,这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这个过程从女祖神像的复杂到双联璧的简化,是红山文化先民的审美意识不断深化的过程。真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叙述的那样,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

从图1的完全写实,到生命之门的局部写实,到最后图6的完全抽象,红山文化的玉双联璧完成了它的完美转身,人体器管消失了,一种隐喻和抽象的玉双联璧诞生了!

这件红山文化玉雕女祖神像,把女性的婀娜和骷髅的狰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两种完全对立的艺术之美融合在一起,其艺术功力实在是非同小可。没有任何艺术束缚,心之所思手之所置,也许幼稚也许大胆也许荒诞,但确确实实是天才的创造!

即使它的背影也是美的!所示的她的背影,这种下蹭的姿势,无论是其托住羊角的上举的手和手指,其如蛙状的双腿和臀部所展示的曲折,甚至上下四个穿孔,无不显示这件雕像的艺术之美。从女祖神像的背影来看,她似乎隐喻着人类最原始的繁衍后代的本能之举,但愿我们的解读吻合早期人类的艺术创作本意。

当尝试乳汁对部落的滋养和渴望生命之门的永恒时,女祖神像以它非凡的美,诞生在数千年前的红山时期,虽然它的隐喻已经逐渐演变成简单而不失美感的玉双联璧,而她自身却是如此辉煌的永恒,永远成为红山文化一件难以逾越的玉雕高峰!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