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收藏者们已经由单纯的“收藏”转变为“研究”。他们个人的习得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文化观察视角。本栏目致力于记录这些民间收藏者的故事,展示他们如何通过收藏品进入文化探索的世界。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读者了解到,收藏不仅仅是物质的积累,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感悟。希望这个栏目能够激发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对中国民间收藏业态的关注。同时,我们也郑重提醒,栏目文章仅作为民间收藏爱好者的内容呈现,藏品真赝请读者自辨。
神奇的透光铜镜——汉代的光学奇迹
刘全海、刘晓亮
穿越古今,以史为鉴。汉代铜镜,作为女性日常梳妆的必备之物,在当时社会广泛流行,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皆视之为生活必需。不同阶层使用铜镜的差异体现在尺寸与品质上,这一事实已由历史考古学家通过对汉墓出土铜镜的研究得以证实。
大汉盛世,国泰民安,经济繁荣,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中,神奇的透光铜镜更是彰显了古人非凡的智慧与技艺。历史上各朝代均有关于透光铜镜的论述与记录,其独特之处在于:当光线直射铜镜正面,经反射后,墙壁上会清晰地映现出铜镜背面的文字与图案,仿佛穿越镜面一般。(见“见日之光”铭文透光镜图片)
这种透光铜镜因其存世稀少,更显得弥足珍贵,被现代人誉为汉代的高科技产物。传说,这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到了宋代已失传。
透光铜镜的诞生可追溯至汉代中晚期,尽管实物发现较少,但考古学家确实在一些遗址中找到了证据,多数呈黑漆古色,而银白色、光洁如新的透光铜镜则极为罕见。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等地的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现今,包括徐州在内的多个博物馆均设有此类铜镜的展览,供人观赏。
据史料记载,汉代透光铜镜的成像原理基于光学与力学的巧妙结合。工匠通过精湛的铸造技艺与独特的打磨手法,实现了令人惊叹的透光效果。
注释:
铜镜尺寸:直径23.1厘米,边缘厚度0.4厘米。
编辑:杨俊康
统筹:庄洪海
校对:刘全海
审核: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