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相信,每一个收藏故事,每一个文化思考,都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精神。我们致力于寻找、保护并传承这些丰富的文化记忆,让每一个角落的收藏故事都被听见,让每一份珍贵的文化探索都被尊重。在策划方向上,我们注重独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邀请民间收藏家分享思想,向历史大胆发问。在《民藏杂谈》栏目,我们希望读者能找到历史的线索,文化的密码,生活的智慧。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中国网中国民藏频道立场无关,藏品真赝请读者自辨。
走在坚实的阳关大道上——读李树丞书法作品集
韩书茂
李树丞自幼便对书法情有独钟,这份喜爱源自天性,亦是一种难得的际遇。他初涉书坛,即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入手,勤勉研习。1997年,其书法作品成功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这一成就促使他北上京城,师从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刘文华先生,此行犹如怀素“担笈杖锡,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对李树丞日后的书法艺术之路而言,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抉择。
随后,李树丞将学习重心转向了汉碑隶书的临摹与研究,他上溯两周金文、石鼓文、泰山刻石,下延魏碑楷书、二王行草,视野因此大为开阔。其作品相继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多届全国展览中展出,并多次获奖,成绩斐然。综观李树丞的书法作品集,可概括为两大特点:一是师承的全面性,二是风格表现的多样化。前者为后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后者则是前者成果累积与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师承的全面性方面,李树丞不仅真草隶篆行诸体皆有所涉,单就隶书而言,他就临摹了具有代表性的汉碑隶书十余种。而在风格表现的多样化上,他同样在多种书体中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风貌,尤其是在隶书上,更是形成了多种独特风格。他认为,学习隶书不能仅局限于隶书本身,还需上溯篆籀,方能把握“隶变”的精髓与用笔的奥妙。在众多汉碑隶书中,他对《张迁碑》情有独钟,认为其书风古朴醇厚,独树一帜,与《曹全碑》、《礼器碑》等端丽秀雅之作截然不同。
李树丞篆书作品
在篆书领域,李树丞从石鼓文入手,认为学习石鼓文可以“一法两得”,既上承两周吉金之古朴,又下启泰山刻石之雄浑。他敢于突破传统束缚,直接取法猎碣,并融合钟簋鼎彝之韵,使得其石鼓文作品在圆畅沉厚中不失方劲之气,与吴昌硕等前辈大师拉开距离,自成一格。
小篆方面,李树丞除了研习泰山刻石外,还广泛吸收李阳冰、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名家之长,其体势纵长、结字茂密、笔法多变、线条笔中见刀,充满了金石气息。然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又能隐约感受到吴昌硕猎碣的韵味,这正是他熔古铸今、自出机杼的成功之处。
李树丞的作品集中,有一部分是临习之作,如《曹全碑》、《郙阁颂》、《礼器碑》等,他通临全碑,或八尺巨幛,或数米长卷,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这些临习作品并非简单的“照本宣科”,而是他“书读百遍”之后的“心得体会”和“临习感言”,是对原碑的二度创作。他通过对碑帖结字、用笔、行气等方面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处理,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和审美价值。
李树丞隶书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李树丞在作品集中同时发表了临习作品和自创作品,这一安排颇具匠心。正如跳水比赛中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临习作品是书家的基本功展示,而自创作品则是其艺术才华和创新能力的体现。只有扎实掌握了规定动作,才能在自选动作中自由驰骋、挥洒自如。
李树丞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半天读书、半天思考、晚间临池。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他在书法创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矛盾关系。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大与小、长与宽、方与圆、曲与直……他总能在这些矛盾中找到平衡与和谐,创造出令人瞩目的艺术效果。
中国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哲学,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李树丞在书法创作中始终坚守传统、尊重汉字结构的依托性,他的这种坚持和自信正是中华文化自信的体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在这条阳关大道上扎实前行,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丰富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事业。
李树丞简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作品多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展并获奖。在《中国书法》、《书法》等刊物上发表多幅书法作品。
编辑:杨俊康
统筹:庄洪海
校对:刘全海
审核: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