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相信,每一个收藏故事,每一个文化思考,都承载着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精神。我们致力于寻找、保护并传承这些丰富的文化记忆,让每一个角落的收藏故事都被听见,让每一份珍贵的文化探索都被尊重。在策划方向上,我们注重独特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邀请民间收藏家分享思想,向历史大胆发问。在《民藏杂谈》栏目,我们希望读者能找到历史的线索,文化的密码,生活的智慧。所有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与中国网中国民藏频道立场无关,藏品真赝请读者自辨。
气宇轩昂悲鸿马
韩书茂
徐悲鸿,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其父徐达章乃当地知名画家,精通诗文、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悲鸿自幼受父亲熏陶,7岁起随父读书习字,10岁便踏入画坛,初时临摹吴友如人物画,兼习写生与肖像。1908年,他随父游历邻近各县,以画翎毛、花卉、山水、人像为生,并刻图章、写春联,正式开启了鬻书卖画的生涯,这段经历为他日后的美术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15年,徐悲鸿赴上海发展,其作品《马》深得高剑父、高奇峰兄弟的高度评价,赞曰:“虽古之韩幹,无以过也。”1916年,他考入震旦大学,并有幸结识康有为,更为其绘制肖像。1919年,在蔡元培、傅增湘等前辈的鼎力支持下,徐悲鸿远赴法国深造,专攻油画与素描,期间频繁造访动物园与马场,细致观察并摹画各类猛兽与骏马。
1926年,徐悲鸿学成归国,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展出历年佳作,引起文化界广泛关注。康有为对其作品赞誉有加,称之“精深华美,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徐悲鸿以笔为剑,创作了《负伤之狮》《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作品,在民族危亡之际,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以马为主题的作品,成为抗战时期用绘画艺术展现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向往光明胜利的一面鲜明旗帜。
徐悲鸿的马,以西洋马为创作蓝本,巧妙融合西方绘画的造型、透视、明暗处理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技法,创造出高大挺拔、气宇轩昂、雄壮健美的“悲鸿马”经典形象。这一形象前无古人,其独特之处在于:一是实现了中西绘画技法的完美结合;二是深刻体现了个人风格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双马图》(图一)中,两匹骏马历经长途跋涉,于高树下悠然饮水,画面构图精准,素描功底深厚。马匹躯体以粗笔浓墨勾勒,极富骨感之美;鬃毛与马尾则采用没骨法肆意挥洒,飞白流动,展现出飘逸豪放的艺术效果。左下方题款“岂止崎岖行万里,艰难获得一瓢饮”,寓意中国人民历经长期抗战的艰辛,终将迎来胜利的曙光。
《立马图》(图二),署款“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蒼蒼,壬午始寒悲鸿作於重庆”(图三),作于1942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此画引用杜甫《秦州杂咏之五》诗句,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坚韧与不屈,以及在侵略者铁蹄下,中华儿女昂首挺胸、前赴后继的英勇精神。画中骏马高大雄健,挺立于苍茫大地之上,英武非凡。徐悲鸿巧妙地将西方绘画的写实主义与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融为一体,并通过拉长马脖、加宽马蹄等手法,使马匹形象更加挺拔峻朗,蹄足坚实有力。此画所用宣纸为晚清民国时期的优质宽帘纹宣纸,马脖部分(图四)墨彩间清晰可见一道道竖向帘纹,这是鉴定徐悲鸿马图用纸的一个重要特征。当然,徐悲鸿也使用过帘纹较细的宣纸进行创作,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悲鸿马,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瑰宝。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作者:韩书茂
编辑:杨俊康
统筹:庄洪海
校对:刘全海
审核:蔚力